石井郑成功神驾赴台这十天

发布时间:2017-01-19 文章来源:郑成功网 阅读 : 3336

石井郑成功神驾赴台这十天
本报记者苏明明文/

    鞭炮齐鸣、锣鼓喧天。5日,南安石井再次沸腾起来,附近9个庙宇的神驾在距离石井郑成功庙5公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,迎接护国天尊延平王神驾从台湾巡游会香归来。



    2016年12月27从南安出发至昨日返回,10天途经台湾9个县市,先后驻驾12个郑成功神庙,行程近3000公里,拜会30个神庙,演出6场高甲戏《郑成功》……“郑成功神驾首次赴台,不仅再次颂扬了郑成功的伟大功绩,还加深了两岸一家亲的情结,促进两岸文化交流。国际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郑栋梁说。



    宣扬郑成功事迹加深两岸认同感



    “1662年,郑成功驱逐荷夷,收复台湾……”每次驻驾台湾当地的神庙,郑栋梁都会在接驾仪式上,将郑成功的事迹宣讲一遍,有时候甚至一天讲三遍,可他乐在其中。仪式之后,郑栋梁也一定会拉着神庙主要负责人的手,了解郑成功与当地的故事、传说。70多岁的他对于郑成功的生平事迹信手拈来,双方探讨的氛围愉快而热烈。



    郑栋梁会这么做,是有目的的。郑栋梁说,郑成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英雄,是台湾民众尊崇的开台圣王,升为神格之后,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愈演愈烈。据统计,在台湾拜祭郑成功的宫庙社团有170多个,信众达200多万人。



    “几次座谈中,不少人都提到没有郑成功,就没有如今的台湾郑栋梁说,通过共同颂扬郑成功,他们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,加深彼此的认同感,达到了此行的目的。高甲戏《郑成功》的巡回演出,同样也是为了这个目的。



    南安为神驾赴台做了2年功课台湾虔诚信众令人感动



    说到此行,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——王庆文,他是台北护国延平宫的开山主持,被台湾许多郑成功信众尊称为老师南安是郑成功的故乡,在他逝世之后,遗骸迁回了故乡。300多年来,一直是我们前往南安朝圣,我们期盼着郑成功金身也能来台湾。



    在王庆文等人的呼求下,才促成了此行,而为了郑成功神驾首次赴台能够顺利开展,南安方面足足做了2年功课,牵头成立国际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、编排大型高甲戏《郑成功》……



    “如果没有此行,就不会知道台湾信众对于郑成功的信仰是如此虔诚,令人感动。郑栋梁说,神驾入台,接驾仪式隆重热烈,2000多名信众从全台各地赶来,许多人跪在神驾前眼含热泪。



    严格来说,神驾在台湾岛内仅8天,却要奔往9个县市,驻驾12个郑成功神庙,全程近3000公里。每到一处,多则一两千人,少则数百人前来接驾,也有信众持香跟着巡游队伍一路前行。



    在嘉义,闻讯而来的信众自发排成长队,四肢着地,慢慢地从神驾底部钻过,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老人。



    在宜兰,一位70多岁的老人看到巡游队伍就跪了下来,千米长的队伍走走停停,半个多小时才完成通过,老人就跪了半个多小时。



    台湾信众的捐款被用于救危扶弱神庙管理方式值得南安学习



    “在我们这,郑成功神驾是轮流奉祀的……”听着云林五股开台尊王管理委员会主委郭胜全的介绍,郑栋梁若有所思,他们在提升郑成功信俗影响力上确实有一套



    “我们也看到,目前台湾的神庙在慈善事业这一方面,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郑栋梁说,通过交流,他们发现不少庙宇将信众的捐款用于救危扶弱,成立老年人服务中心、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、收养残障人士等。这也是台湾越来越多人信仰郑成功的原因之一。



    在巡游会香时,队伍中常常能看到一些小身影,不满4岁的小朋友舞起狮来,憨态可掬;5岁的大神将也是有模有样;8岁的鼓手敲起大鼓赢得满堂彩。这是一个信俗的传承问题,台湾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,值得我们学习。郑栋梁还听说,明年台湾打算通过举办夏令营,出版郑成功事迹的书籍等方式,扩大郑成功在青少年间的影响。



    此外,王庆文透露出一个消息,明年全台的郑成功神庙将联合起来,进行全岛巡游回乡,这在台湾尚属首次。



    “通过此次交流,我们学到了很多,相信在这次破冰之后,将来会有更多交流机会。郑栋梁表示。

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